欺凌者與受害者:聲之形影評

筆者有一位台灣朋友是聽障,到現在還記得他當時的模樣:為自己說話不清楚感抱歉、為聽不到我的話而讓我重覆道歉、想要盡力地表達自己。這樣子的情況到現在還歷歷在目,因而看這部電影時感觸特別深。希望我那朋友過得幸福。

一開始西宮硝子在入讀這間普通小學時,因為耳朵聽不見,發音也學不好,為了方便溝通而使用筆記本談話。

西宮指出自己的耳朵聽不到聲音

本來西宮和其他同學相處很融洽,同學們願意和西宮用筆記交流,在上課時也願意幫西宮寫筆記。

大家很開心地互相認識

但後來因西宮的歌唱比賽中連累他們班輸掉,再加上本來就對西宮的不滿,令石田帶頭的欺負蔓廷到整個班上。

因幫助西宮而害自己上課聽不清楚的植野

最終石田與西宮打架起來,第二天西宮就轉學了,而班上也變成欺凌起石田來,連昔日的朋友也是。

這就是電影的背景,但除了主角兩人外,筆者更想針對植野這人來評論,原因在於植野與西宮在摩天輪上對談的部分引起了筆者的注意。

由摩天輪的這一段情節可以看出,植野會排擠西宮,並不是因為大家也那麼做,所以她也跟著那樣做。植野在一開始問西宮會不會說日文,後來也有幫西宮做筆記。而筆者甚至覺得植野在被老師叫起來唸書,刻意讀得很慢,也是為了讓西宮聽得更清楚。

而自從西宮開口唱歌、唸書後,大家也知道西宮勉強聽到日文,也勉強能說。她在摩天輪上直接指出大家都想了解西宮,但西宮就只是遞過筆記本,大家說什麼西宮也只是在傻傻地笑。

植野的話引起筆者的反思,西宮真的是因為聽障才被欺凌嗎?也許聽障是其中一個原因,但西宮的態度也是值得思考的一點。連欺凌她的石田最初也說,你不機靈一點的會被討厭的吧。筆者認為西宮勉強能聽到石田這句話的,但西宮卻不改一往的態度,只是要石田跟她做朋友。

不能否認的一點是欺凌者一定有錯,但觀眾是不是可以把所有不幸都怪在別人身上呢?西宮也說很討厭自己,也就是說其實西宮也許意識到這一點,那西宮怎不試著去改變呢?筆者並非想為欺凌者脫罪、合理化欺凌行為,欺凌者對別人這樣做的確是不對,但筆者認為大家也要反思一下西宮怎麼會被欺凌。(當然也有只因好玩而欺凌別人的人存在,那些不在聲之形的討論範圍)

而在最後植野也表示雖然討厭西宮,但也願意和她做朋友,讓大家的關係變好。但這時候西宮卻仍在道歉,讓植野認為西宮根本不想跟她說話。

所以能說西宮是一直封閉自己,認為甚麼事也是她的錯才一直道歉,最後就因認為自己破壞了石田的交際圈子所以才自殺的。

但其實西宮這種心態是可以理解的,日本人總會有種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的想法。再加上西宮入讀的是正常的小學,而不是殘疾人士學校。所以她更有同學排擠她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給別人添了麻煩,一直抱有內疚感,但這同時又沒有試著了解別人,只是跟著陪笑。

那麼西宮為什麼不入讀殘疾人士學校呢?在漫畫中的解釋是,西宮母親希望西宮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並藉此學會堅強。這不禁讓人覺得,在學校沒有任何幫助西宮的配套措施下,西宮母親這個舉動有點強人所難,這十分值得我們去反思其中的平衡點。

有一個很著名的例子解釋何謂平等,平等並不是指每個人都能享有同樣的東西,人人一樣就叫平等。而是因應他們各自的需要,給予他們同等的權利。比如說不能因為要達致所謂的平等所以傷殘人士要用跟一般人沒區別的洗手間,真正的平等是給予他們方便的傷殘人士洗手間。

同時也有人表達一點,這電影是不是美化了欺凌者?現實中欺凌者對受害者造成的陰影並不如電影中能透過石田那種方式來彌補。但這畢竟只是電影,二次元是美好的。